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急诊科作为医院的一个独立的科室,紧紧伴随着集团公司和医院发展的步伐前进,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经成为我院危重症患者抢救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前沿阵地,同时肩负教学、培训、和科研的综合性临床科室。而且它作为宜昌市“120”紧急救援中心下抢救站的一员,已与医院ICU、内外科并驱,形成了自己的急救服务体系,守卫着宜昌城区的西大门。 急诊科的设置:急诊科位于门诊综合大楼东部一楼,设有专门急诊病人的就诊通道和专用的救护通道和停车场。大厅宽敞明亮布局合理,标识清楚。设有120接线站、护士站、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抢救室、外科治疗室、观察室、治疗室、输液室以及办公室、医生护士司机值班室,其中观察室有床位10张,二楼输液室能容纳100人同时输液治疗。 人员配备:急诊科共有医护人员30人。其中医生9人(副高医师3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2人);护士22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6人、护师5人、护士11人);专职司机4人;120接线员3人;担架工2人。 急诊设备:抢救室和观察室内设有中心供氧、中心吸痰系统。有监护仪3台、呼吸机1台、心电图机1台、洗胃机1台、除颤仪2台;救护车3辆,车上都装有GPS,120急救站设配备装有与宜昌市120紧急救援指挥中心专用的通讯设备。 急救能力:急诊科近三年平均年出诊量2000人次,科内危重病人抢救约500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科内医护人员经过急诊专科进修和技术培训获得急诊技术合格证达70%以上。能够完成各种急性中毒、多发创伤、休克、呼吸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心跳骤停等急危急诊病人的急救和各种突发事件的急救处理。 急救流程与绿色急诊通道:我院120急救站受宜昌市120紧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急诊科24小时有医护人员、司机、护工值班。做到院前急救随叫随到,院前急诊通道畅通无阻,对急危重症病人先抢救后付费,急诊辅助科室人员5分钟内到达科室。如:心电图、B超、化验检查等,急诊会诊专家十分钟到达。对突发公共事件或重大创伤、疫情,做到立即逐层上报,医院内住院病房,手术室均为24小时接受病人。 医护资质、科研教学及获奖情况:急诊科有4名医师为宜昌市急诊医师学会委员,其中有一名副主任委员;市护理学会委员1名,其中有一名为副主任委员;省急诊医学会委员一名,每年有多篇学术论文在省市级学术会上交流,近年发表省部级以上论文3篇,科内有2项申报了医院新技术开展项目,而且科室在宜昌市临床急救技能竞赛中曾获得团体二等奖,还被医院评为双文明和巾帼文明岗称号,每年有计划完成了医院的临床教学任务。 |
急救服务理念
| |
——时刻准备着为病患服务,时间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有呼必应、有危必救、争分夺秒、全力以赴。
|
如何看急诊
|
1.什么情况下要看急诊 急或危重症状:呼之不应、胸痛、腹痛、高烧、昏倒、呕吐、咯血、气促、剧烈头痛、吐血等; 慢性疾病突发加重:哮喘、心脏病发作、高血压发作等; 外伤:摔伤、撞伤、扭伤、刺伤等; 意外:电击、溺水、烧烫、各种中毒、中暑等; 其它:夜间感冒、低热、腹泻等。 |
|
2.普通门诊与急诊的关系 患者就医方法不当,不仅可能延误病情,而且还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急诊病人看“慢诊” :一个40多岁的男士因胃痛、呕吐,去医院挂了消化科的号等待看病,在候诊突然倒地不省人事,待急诊科医生、护士赶到现场,做快速心电图方知他患的是极易与胃病相混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提示:症状相对比较重时,建议您先到急诊科就诊,急诊科医生具有很强的综合判断能力和很快的反应能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帮您排除隐匿的、潜在的危险疾病并且有了意向性诊断后再安排您去相关的专科进一步治疗。而不能“头痛看头,脚痛看脚”。 |
3.慢性病人何时应该看急诊? 有一些患慢性病的老病号,自觉是“久病成良医”,当常见症状突然加剧或变化的时候,仍然以为“自己平时也这样”, 自行再把药量加大一些就可以了,根本没有树立必要的紧急就诊的意识,有可能因此危及生命。 (1)糖尿病病人 以下症状时请及时就诊:精神极差,神志恍惚或不清;病情突然加重,多饮、多尿;原来食欲较好,突然食欲下降,并有轻度恶心、呕吐;病人出现高热;少数病人突起腹痛。 |
(2)慢性支气管炎 出现下列症状时,请及时就诊:咳嗽加剧,咳脓痰; 呼吸急促;下肢浮肿;发烧;昏昏欲睡等。如果没有及时就诊, 就会很快发展成呼吸衰竭,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最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
(3)冠心病患者 出现下列症状时,应及时就诊:睡眠中突然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喘息伴咳嗽;吐粉红色泡沫样痰;持续性胸前区绞痛、压榨感,伴出冷汗、脉律不齐等。频繁的心绞痛发作,以往无心绞痛史而突然频繁发作,或原有心绞痛史现频度增加或突然程度加重时,都要想到心肌梗塞的可能,应争分夺秒,把病人用车或担架送去医院急诊,千万不要让患者自行到医院就诊。 |
(4)胆结石或消化性溃疡患者 患者如果出现剧烈腹痛,特别是不洁或不当饮食后,常规自行服药也不能缓解,则需紧急到医院就诊。可能是胆结石、胆囊炎急性发作,或并发胆源性胰腺炎或再发消化性溃疡;40岁以上患者更是不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
(5)高血压病 高血压患者出现下列症状时,应视为急诊:明显头晕、剧烈头痛; 鼻出血、视物模糊;短暂意识不清;一侧肢体麻木、活动障碍; 语言失利;恶心、呕吐等。如收缩压超过180mmHg或舒张压超过120mmHg,即使没有上述症状也应尽快送到附近医院急诊,运送途中要尽量避免颠簸,病人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

|
如何正确拨打急救电话
|
远亲不如近邻 近邻不如120 危情时刻 请拨120 |
1.病人发病时的具体地址,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以及可联络的电话号码。 2.病人目前最危急的情况,如呼吸困难、神志不清、大出血、昏倒、胸痛等,病人发病的时间、过程、用药情况以及伤病史、过敏史等。 3.尽可能说清楚病人患或受伤的时间。如果是意外伤害,要说明伤害的性质,是触电、溺水、中毒、交通事故还是其他,并说清受伤人数及伤者具体的受伤部位。 4.询问救护车到达的大致时间,派人到什么位置接应救护车辆,帮助引路。 5.如果还有时间,可以说明是否采取了急救措施、采取了什么样的急救措施,或者询问相关的急救方法、注意事项。 6.把就医所需的医保卡、病例等准备好,并将楼梯或走道等处影响搬运病员的杂物等暂时搬走,为抢救争取时间。在拨打急救电话15-20分钟后,如救护车仍未到达,可以再次打电话咨询,切勿盲目找其他车辆。因为急救中心接到急救电话后一定会及时派车前往的,而且许多危重病员常需要在现场或救护车内立即紧急处理,否则途中就会出现险情。 |
家庭急救基本知识
|
一、异物入眼 任何细小的物体或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涤剂进入眼中,都会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损伤眼角膜。 急救办法:首先是用力且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注意一定要将隐形眼镜摘掉。 绝对禁止:不能揉眼睛,无论多么细小的异物都会划伤眼角膜并导致感染。如果异物进入眼部较深的位置,那么务必立即就医,请医生来处理。 亮警报:如果是腐蚀性液体溅入眼中,必须马上去医院进行诊治;倘若经过自我处理后眼部仍旧不适,出现灼烧、水肿或是视力模糊的情况,也需要请医生借助专业仪器来治疗,切不可鲁莽行事。 二、扭伤 当关节周围的韧带被拉伸得过于严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会发生扭伤,扭伤通常还伴随着青紫与水肿。急救办法:在扭伤发生的24小时之内,尽量做到每隔一小时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时。将受伤处用弹性压缩绷带包好,并将受伤部位垫高。24小时之后,开始给患处换为热敷,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流通。 绝对禁止:不能随意活动受伤的关节,否则容易造成韧带撕裂,恢复起来相对比较困难。 亮警报:如果经过几日的自我治疗和休息之后,患处仍旧疼痛且行动不便,那么有可能是骨折、肌肉拉伤或者韧带断裂,需要立即到医院就医。 三、流鼻血 鼻子流血是由于鼻腔中的血管破裂造成的,鼻部的血管都很脆弱,因此流鼻血也是比较常见的小意外。 急救办法:身体微微前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持续约5-15分钟。如果有条件的话,放一个小冰袋在鼻梁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 绝对禁止:用力将头向后仰起的姿势会使鼻血流进口中,慌乱中势必还会有一部分血液被吸进肺里,这样做既不安全也不卫生。 亮警报:如果鼻血持续流上20分钟仍旧止不住的话,患者应该马上去医院求助于医生。如果流鼻血的次数过于频繁且毫无原因,或是伴随着头疼、耳鸣、视力下降以及眩晕等其他症状,那么也务必去医院诊治,因为这有可能是大脑受到了震荡或是重创。 四、烫伤 烫伤分为三级:一级烫伤会造成皮肤发红有刺痛感;二级烫伤发生后会看到明显的水泡;三级烫伤则会导致皮肤破溃变黑。 急救办法:一旦发生烫伤后,立即将被烫部位放置在流动的水下冲洗或是用凉毛巾冷敷,如果烫伤面积较大,伤者应该将整个身体浸泡在放满冷水的浴缸中。可以将纱布或是绷带松松地缠绕在烫伤处以保护伤口。 绝对禁止:不能采用冰敷的方式治疗烫伤,冰会损伤已经破损的皮肤导致伤口恶化。不要弄破水泡,否则会留下疤痕。也不要随便将抗生素药膏或油脂涂抹在伤口处,这些黏糊糊的物质很容易沾染脏东西。 亮警报:三级烫伤、触电灼伤以及被化学品烧伤务必到医院就医。另外,如果病人出现咳嗽、眼睛流泪或者呼吸困难,则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二级烫伤如果面积大于手掌的话,患者也应去医院看看,专业的处理方式可以避免留下疤痕。 五、窒息 真正的窒息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发生,喝水呛到或是被食物噎到一般都不算是窒息。窒息发生时,患者不会有强烈的咳嗽,不能说话或是呼吸,脸会短时间内变成红色或青紫色。 急救办法:首先要迅速叫救护车。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让患者身体前倾,用手掌用力拍患者后背两肩中间的位置。如果不奏效,那么需要站在患者身后,用拳头抵住患者的腹背部,用另一只手握住那个拳头,上下用力推进推出五次,帮助患者呼吸。患者也可以采取这样的自救措施:将自己的腹部抵在一个硬质的物体上,比如厨房台面,然后用力挤压腹部,让卡在喉咙里的东西弹出来。 绝对禁止:不要给正在咳嗽的患者喂水或是其他食物。 亮警报:只要窒息发生,都需要迅速叫救护车抢救患者。 六、中毒 发生在家庭中的中毒一般是由于误食清洁、洗涤用品,一氧化碳吸入或是杀虫剂摄入。 急救办法:如果患者已经神志不清或是呼吸困难,应迅速呼叫救护车,并准备好回答如下问题:摄入或吸入什么物质,量是多少,患者体重、年龄以及中毒时间。 绝对禁止:直到症状出现才叫救护车往往会延误治疗时间。在等待救助过程中,不要给患者吃喝任何东西,也不要企图帮助患者催吐,因为有些有毒物质在被吐出来的过程中可能会伤害到患者的其他器官。 亮警报:只要中毒发生,都需要迅速叫救护车抢救患者。 七、头部“遇袭” 头骨本身非常坚硬,所以一般的外力很少会造成头骨损伤。倘若外力过于猛烈,则颈部、背部、头部的脆弱血管就成为了“牺牲品”。 急救办法:如果你的头上起了个包,那么用冰袋敷患处可以减轻水肿。如果被砸伤后头部开始流血,处置方式和被割伤的方式一样,即用干净毛巾按压伤口止血,然后去医院缝合伤口,并检查是否有内伤。如果被砸伤者昏厥,那么需要叫救护车速送医院,一刻也不能耽搁。 绝对禁止:不要让伤者一个人入睡。在被砸伤的24小时之内,一定要有人陪伴伤者,如果伤者入睡,那么每三个小时就要叫醒伤者一次,并让伤者回答几个简单问题,以确保伤者没有昏迷,没有颅内伤,比如脑震荡。 亮警报:当伤者出现惊厥、头晕、呕吐、恶心或行为有明显异常时,需要马上入院就医。 八、酒精中毒 酒精中毒是因摄入过多含乙醇(酒精)饮料引起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的失常状态。一般可自愈,极少数严重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濒危状态昏迷不醒,频繁抽搐,呼吸浅慢,心率减慢,心搏无力,血压下降。呼吸心跳不规律,以致呼吸心跳停止。 急救措施: 对轻度中毒者,首先要制止他再继续饮酒;其次可找些梨子、马蹄、西瓜之类的水果给他解酒;也可以用刺激咽喉的办法(如用筷子等)引起呕吐反射,将酒等胃内容物尽快呕吐出来(对于已出现昏睡的患者不适宜用此方法),然后要安排他卧床休息,注意保暖,注意避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观察呼吸和脉搏的情况,如无特别,一觉醒来即可自行康复。如果患者卧床休息后,还有脉搏加快、呼吸减慢、皮肤湿冷、烦燥的现象,则应马上送医院救治。 严重的急性酒精中毒,会出现烦燥、昏睡、脱水、抽搐、休克、呼吸微弱等症状,应该从速送医院急救。 注意:用咖啡和浓茶解酒不合适 九、烫伤 用冷水局部降温10分钟。用一块干净、潮湿的敷料覆盖。伤处肿胀时,去掉手表、手镯、戒指等,将敷料轻轻固定包扎,注意不要太紧。于伤处对侧系往绷带。 十、鱼刺卡嗓 实行腹部挤压(如病人怀孕或过肥胖,则实施胸部压挤)。如患者无法站立,将其平放在坚固平面上,跨坐在病患腿上作腹部推挤五次,再检查有无将异物咳出。如用手指掏挖异物时,只在看得到异物才掏挖,不可盲目掏挖。 十一、心脏骤停 心跳骤停提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 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压眶上、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再注意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声,可判定病有已有心跳骤停。 |
急救措施 心脏骤停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千万不要坐等救护车到来再送医院救治。要当机立断采取以下急救措施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判断患者是否意识丧失.可以拍打患者的双肩并呼喊“你怎么了?”若患者为婴儿,可以拍其足底,无反应则初步判断为意识丧失。应立即呼叫120。 并开始心肺复苏。非专业人员,在判断丧失意识或患者无正常呼吸时(喘息样呼吸或濒死呼吸),可立即行胸外按压。按压方法: ①部位:成人及儿童按压部位为胸骨下1/2处,婴儿为胸部正中紧贴乳头连线下方水平处。 ②方式:成人及儿童可以用双手掌根重叠方式按压,婴儿用中指和无名指的指尖按压。 ③方法及深度:按压是上身前倾,双臂伸直垂直于胸骨,以髋关节为支点,用上身重量用掌根将胸骨下压成人至少5厘米,儿童大约为5厘米,婴儿大约为4厘米。 ④若有专业人员帮助,建立人工气道,则按压频率与吹气比例:以至少100次/分钟的频率按压,节律要均匀,每按压30次后吹气2次为一个循环。应不间断胸外按压直到120到来。 复苏有效的指征:听患者呼吸五秒,自主呼吸恢复;触摸颈动脉五秒有颈动脉搏动;瞳孔有大变小,有睫毛反射及眼球活动;口唇及面色有紫绀转为红润;四肢有抽动。 |
家庭急救箱应常备用药品
|
1.感冒药:如新康泰克、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冲剂等。 2.消化不良药:吗丁啉、多酶片等。 3.胃肠解痉药:654-2片、复方颠茄片等。 4.抗菌素:黄连素、诺氟沙星等。 5.抗过敏药:扑尔敏、息斯敏等。 6.解暑药:人丹、藿香正气水等。 7.镇咳祛痰平喘药:必嗽平、舒喘灵等。 8.通便药:大黄苏打片、果导片、麻仁丸等。 9.内服止痛药:芬必得、阿司匹林等。 10.外用消炎止痛药:碘伏、酒精、云南白药、创可贴等。 11.其他类:防晕车药、棉签、胶布、体温计、血压计等。 |